摄影|仁河
“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雨后清明”,清明节既是节气,又是传统节日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。而九华山,是国家文化与自然双遗产,又是世界地质公园。在九华山过清明节,是肉眼可见的应时应景应传统。
随着疫情阴霾逐渐褪去,游客们选择在清明时节放松身心,来九华山踏青。全山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,人们言笑晏晏,幸福之情溢于言表。
今日,在全山广大干部职工坚持职守和通力合作下,景区旅游秩序良好。清明九华山的高分颜值、“硬核”文化,热情而周到的服务,都给来山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《岁时百问》中说: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清明后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相,正是踏春好时节。此时九华山微雨纷纷,正上映着一场云海“大片”,仙气袅袅,简直要溢出屏幕。
 山花争荣 
名字微微有些冷淡的清明节,在游人眼里却是实打实的“热”——处处山花烂漫,次第争荣,稍一驻足便入了画。山下已见些许开放的杜鹃花,再过不久,九华山花台景区就要迎来高山杜鹃盛花期了。

九华山的清明节,是一场关乎记忆的仪式感,记住我们从何而来,记住有谁为我们织就锦绣河山。或燃清香一炷,或沐手抄经一卷,用这些方式传递着心意:只要我们没有忘记,他们就不曾真正离开。
 涤荡心尘 
“明心见性寻初己,清宁盎然祈物生。”清明节的内涵还在于人与自然同天共时的自我洗沥。而九华山,自古便是心灵休养的良选之地,梵音洗耳,禅茶润心,从“心”出发,方得重新出发。
清明节,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节日,是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灵魂所在。在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里,我们何妨借清和之风,载歌载行;淀九华厚韵,笃定前行。
|